“教育”是什么?古今中外,每个关心教育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。从事教育行业约10年,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关于教育的终极问题。2020年元旦,我在《回归“人”的教育——谈谈我的“教育梦”》一文中写道:“教育是主体间(学生、家长、老师……)启智、动情、修德的交流,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建构、相互成全,相互完善的过程。”当时没有写到“唤美”一词,近日思考,应当加上此条才算完整。在那篇文章中,我没有详细解释这句话的意思,今日想专门撰文阐释其意。
首先,我的教育观着重于“人”的主体性,独特性和人格的健全发展。我认为教育是所有参与到教育中的“主体”的“交流”。这个主体主要包括学生、家长和老师。其中以老师为中心,以学生为目的,以家长为重要支持,三者缺一不可。这种教育观自然排除了教育是为了让个体成为某个宏大群体(尤其是国家、民族、党派)的“螺丝钉”的工具主义教育论,也排除了教育是“自上而下”的命令式的、单向灌输式的教育“传道”论。在这样一个尊重个体、崇尚平等的时代,没有人应该被当作“工具”去为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牺牲自己。在这样一个信息开放,知识爆炸的时代,也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永远能够在各个方面做一个高高在上的“传道者”。尊重每一个人的主体价值,应当是教育的底色。
“主体间”的“交流”强调的是家长、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平等民主的关系中,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、技能、智慧和人生经验等进行的讨论、互动,以及适当的活动和练习。韩愈在《师说》中说,“师不必贤于弟子,弟子不必不如师。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”家长、老师和学生在某些方面都可以成为对方的“老师”。教育的主体一定都要有一种谦卑、向学的精神。老师之间,师生之间,学生之间,教师和家长之间都要在理性倾听的基础中,形成一个摆事实、讲道理的交流平台,形成一种多元开放的良性互动。孔子说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又说,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他总是主张一种谦虚学习的态度。教育的主体,特别是老师,一定不要自视甚高,觉得自己“高人一等”,甚至可以“教化天下”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说:“人之忌,在好为人师。”“好为人师”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,看得太高,从而丧失了虚心倾听,谦卑向学的精神。这点作为老师的尤其要注意。
这种“交流”的目的是促进“人与人之间相互建构、相互成全,相互完善。”生而为人,我们都生活在人群之中。人的自然属性,只给了人一些生物的基本特征,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,人才能成为一个“社会人”。没有人刚出生就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,我们必然是在与他人的“交流”中越来越明白“我”的独特性,“我”的唯一性,并建构出一个完整的“我”。“教育”,特别是良好的学校教育是最高效、最科学的彼此建构、彼此成全,彼此完善的过程。“建构”是一种彼此促进的精神,“成全”是一种仁爱良善的心态,“完善”是一种成就他人的理想。当个体在其他人的帮助下,拥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,他就可以不断自我建构、自我成全,自我完善,最终既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“我”,也成为一个独特的“我”。《论语》中说: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孔子特别强调人“学而不厌”的自我建构、成全、完善。并且教育的主体间相互建构、成全和完善的最高境界,一定是每个教育主体都能够积极主动的“自我教育”,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“终身学习者”。
那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?我想着重说明的是四点:启智、动情、修德和唤美。说的详细一些就是以智启智、以心换心,以德养德和以美唤美。体育和劳技等也很重要,本文暂且不论。
“启智”就是“以智启智”的智育。这里的“智”主要指的是学科知识、学习技能、思维和学习习惯等教育内容。身为老师,第一要务就是要有专业、扎实的学科素养。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,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清晰认识,对学科学习方法的思考,对学科历史、现状和未来的了解等。由于经过专业训练,所以老师在学科素养方面应该比学生强,在相关的“智”上,比学生占优。老师要用自己的学科素养启发学生对本门课的核心知识、技能、思维的掌握,激发学生对本门课进行钻研的兴趣。但是,老师常常因为太过“专业”,束缚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而学生的思维的活跃的,灵动的。所以,学生很可能利用自己的好奇心,求知欲和新鲜的思维方式对老师的教授内容进行创造性的阐发,从而促进老师和同学对本专业的深入思考。学生的“智”也很可能启发老师的“智”,这种相互“启智”的过程就成为一种良性的“教育对话”。“以智启智”的目的是让师生追求“真理”,发现规律,能尽量清晰、准确地认识自然和世界。“启智”的终极价值是“真”。近代由于科学的昌盛,“智育”毫无争议的成为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内容。甚至成为某些学校唯一的教育内容。
“动情”就是“以心换心”的情感教育。这是被现代教育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。作为老师,我们是否可以真诚地对待家长和学生,是否可以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家长和学生,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。这里我重点说明一下“师生关系”的重要性。在现实的教育经验中,我们常常会发现,如果一个老师和学生保持真诚、透明、坦荡、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,那么学生就喜欢这个老师。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也往往受到学生的重视。如果一个老师总是用强权压制学生、用诡诈欺骗学生,用粗暴干涉学生,无论这个老师的专业素养多高,也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。这位老师教授的课也往往不受学生重视。世界上第一本教育专著《学记》说:“亲其师,信其道。尊其师,奉其教。敬其师,效其行。”就说明了良好的“师生关系”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。如果我们对学生以诚相待,以善相交,以敬相处,对学生做到“以心换心”,绝大多数学生也会对老师作出正向的回应。而良好的情感基础,会大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。将来学生进入社会,也往往会成为一个善良、真诚、真实的人。这种“动情”的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绝不亚于“启智”的作用,甚至更为重要。所以,“以心换心”是教育中值得重视的内容。
“修德”就是“以德养德”的德育。这是表面上被很多学校重视,但实际上没有被重视的一个重要教育内容。表面被重视是因为所有学校都知道“德育”是教育的基本功能,但实际上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一个学生的品德不容易被评估,也几乎完全不被纳入“应试”的体系内,对学生提分和学校的升学率没有任何帮助。这种缺乏“德育”的教育很容易培养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“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。这种人可能具有很高的智商和知识水平,会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,不择手段地争取到自己的最大利益。他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势、地位、财富或名誉可以不惜一切代价。现代教育中某些畸形的“唯智论”,正在动摇东西方社会的道德基础。“道德”的具体观念在不同地区,不同时代各有不同。例如,在传统的中国社会,男人“三妻四妾”并非不道德,强迫女士裹小脚并非不道德,要求女士守贞洁是非常道德的。而现在的道德观念中,一夫一妻才是道德,强迫女士裹小脚是不道德,女士不一定要为男士守贞洁。不过,全人类对道德的总体原则大致有基本的共识。那就是孔子所说的“仁”,孟子所说的“善”,耶稣基督所说的“爱”,佛陀所说的“慈悲”以及柏拉图所说的“善的理念”。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,树立和践行“仁”与“善”的道德教育远远重要于学习具体知识和技能的“智育”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跟学生谈得最多的就是“仁”。“子贡曰:‘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’子曰:‘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尧舜其犹病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’”孔子认为,一个“仁者”,要做到推己及人,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,成就他人。“颜渊问仁。子曰:克己复礼,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颜渊曰:请问其目。子曰: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颜渊曰: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人不可能没有欲望和私心,但人在人群中生活,就要思考与他人的关系。“克己复礼”就是克胜一心为己的自私欲念,对他人做到有理有节。不要以个人的好恶侵害别人。用钱穆先生的话说,就是“不窥人秘密,不听人私语,不议论人长短,不侵犯他人自由。”(钱穆《四书释义》之《论仁》)。在一个“唯智论”称霸教育的时代,我们非常有必要重建教育的人文基础。这才能保证人不用所学的知识,更加高效、更加激烈的相互仇恨,相互倾轧,相互迫害。而是更加友善、更加和睦地相互合作,相互帮助,相互促进。所以,老师一方面要做好“智育”,帮助学生求知,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人格和修养的表率,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,以促成师生间“以德养德”的风气。
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,“道德”作为一种社会规范,有一定的相对性和滞后性。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,有些创新者和探索者为了促进社会进步,会做出一些貌似违反当时“道德”的事情。但最终很有可能塑造一种新的道德观。比如,欧洲的马丁路德反对教会卖“赎罪卷”,卢梭喊出“自由”与“平等”都是违反当时道德观念的行为,但历史证明他们引领了人类的新思想。这种情况另当别论。另外,那种“唯道德主义”的虚伪做作或保守刻板也不值得提倡。无论如何,“修德”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关心人、爱护人,把他人当人的品质。
“唤美”就是“以美唤美”的美育。从很多学校的办学实践来看,“美育”是一个还不如“德育”的教育内容。不少学校虽然实际上不注重“德育”,但表面上起码会装装样子。但对于“美育”却连样子都不用装。因为无论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方面来衡量,“美育”貌似都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实用价值。畸形的“智育”可以提高分数,“德育”是一个学校的脸面,但“美育”对很多学校一文不值。然而,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,有高远理想和良好修养的人,就必须重视“美育”的价值。因为“美”能够唤醒人的内心,让人具有超越现实功利的精神境界。只有具有某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和精神境界,才能成为杰出的人才。所以学校在校园环境设计、课程设计、活动策划等方面,必须重视“美育”的价值。老师也要重视将“美”的价值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。早在1906年,王国维先生就明确的提出了“美育”的思想。在《论教育之宗旨》(1906年发表于《教育世界杂志》第56卷)一文中,王国维先生说:“盖人心之动,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;独美之为物,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,此最纯粹之快乐也。孔子言志,独与曾点;又谓‘兴于诗’,‘成于乐’。希腊古代之以音乐为普通学之一科,及近世希痕林、希尔列尔等之重美育学,实非偶然也。要之,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,以达完美之域;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,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。”民国时期,蔡元培先生又明确地提出“以美育代宗教”的思想。1935年,在接受《时代画报》记者提问时,蔡先生曾说:“我们提倡美育,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、雕刻、图画、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。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,看了一张画、一件雕刻,或是读了一首诗、一篇文章以后,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,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,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,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。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,有衣裳穿,有房子住,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,还能去享受人生。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,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,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。那么,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,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。”作为老师,需要和学生一起发现“美”,享受“美”,体验“美”带来的和平、自由、超越的心态。这里要强调的是,“美育”不光是美术、音乐等科目的个别老师的责任。而是需要渗透到所有学科,甚至学校所有角落的重要教育内容。世界上有那么多伟大的文学、艺术、思想可以引领人走向一种高品质的美,有那么多高山大河,森林雪地可以让人体会到自然的美。所以师生之间,有充分的理由“以美唤美”,成就“美的教育”。
最后,我认为教育永远是一个“过程”,永远没有终点。孩童入学前,有家庭教育,入学后有幼儿、小学、中学和大学教育,本科完结后还有硕士、博士。即使博士毕业后,“教育”仍然没有停止。我曾经和一位印度的智者聊天,问他人生的意义是什么。他说,他也曾努力思考这个问题。最终的答案是,人活着就是为了不断学习,更新自己,终身接受教育并自我教育。我们每一个爱教育的人都应当知道,“教育”永远在路上。即使我们倒下,我们的思想,我们的实践也会通过我们的学生,受我们影响的其他人,以及我们的文字流传到时间的尽头。